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十不准”等
【今日热点】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条例要求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党管干部原则;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详细]
正是因为行政诉讼的特殊性,所以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的的司法改革,就可以以行政诉讼领域的改革作为一个突破口。解决了行政诉讼的制度化、规范化问题,老百姓能够从行政诉讼实践中感受到法治的公正与公平,他们对法治的信任程度就能得到很大提高,我国的法治就有希望。 [详细]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目前信用缺失仍是我国发展中突出的“软肋”。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屡见不鲜,广大企业和公众深受其害。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善社会信用状况。 要把社会各领域都纳入信用体系,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金融等重点领域更要加快建设。要完善奖惩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使失信受惩的教训成为一生的“警钟”。 [详细] 【专家言论】
人们对生产力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过去我们突出强调人类的“能力”,但实际上生产力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因此,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不仅包括人的劳动和创造力,还包括作为人类生存依托和劳动对象的自然界。特别是随着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环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无不与生产力有关,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生产力。 [详细]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迁,社会阶层多样化、利益诉求复杂化日益凸现,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推进改革的敏感程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们的头脑,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思想基础,进一步激发改革勇气,集聚改革合力,寻求最大公约数,把13亿人民的改革共识凝聚起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使中国这艘航空母舰乘风破浪永远向前。 [详细]
土地财政”的收入模式为地方政府聚集了巨额可支配财力,带动了区域内投资增长,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和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间接维护了目前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但同时,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收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带来了城市规模的无序扩张和土地资源浪费,引发了房地产价格暴涨,地方经济结构畸形发展,也带来了地方政府负债居高不下,债务风险不断攀升。“土地财政”收入模式不仅不可持续,而且已成为今后发展的障碍。 [详细] 【思享悦读】
2013年,“正能量”成为13亿中国人最爱使用的词汇之一。无论是道德领域的点滴善举,推动社会进步的坚实举措,还是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璀璨印记,都在汇聚着强大“正能量”。正是这股“正能量”,犹如航灯激励着个人与国家向更美好的明天坚实迈进。 [详细]
“和而不同”的“和”与“同”究竟何所指,已故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有一个简明的解释:“‘和’或谐和谓二个或二个以上之相异者之会聚而得其均衡。‘同’或同一谓相等或全无区别。”可知“和”是指多样性,“同”是指单一性。“和而不同”是指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也就是在多样性的基础上达到统一。这是中国古人在反思宇宙、社会、人生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智慧。这种智慧,其哲学的基础乃是以阴阳为内涵的宇宙生成论。 (责任编辑:凡凡) |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