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 取消和下放200项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并将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实施审批。
报告摘录
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
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并重,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推广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办事,探索实施统一市场监管。
在今年的各省地方两会中,有18个省市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直接列出了全年取消、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北京市累计取消项目最多,简政放权的改革尤为突出。此外,在给出的省级直属机关“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压减比例中,重庆市累计压缩比例最高,达到25%。
专家解读
“去年的讲话提到要取消600多项,这次又将取消200项,基本上五年的任务两年就完成了。”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文章说。
王文章称,去年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提到,本届政府至少要取消和下放三分之一的行政审批事项,即567项。2013年,政府先后分三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21项,今年2月15日,国务院再次取消和下放64项行政审批项目和18个子项。“按照这个要求,今年就可以完成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清单之外的不得审批。王文章分析说,总理在一周前讲过,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这一届政府在市场的管理上比较清晰,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就让给市场。”
王文章认为,实际上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就是为了激活市场,这表现了这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即尊重市场,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限制政府的权力。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王文章还注意到“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他说,这些非行政审批事项都是没有明文规定的,但是在政府下面的事业机构有一些设卡收费的情况,必须取消。 (责任编辑:凡凡) |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